查看原文
其他

政治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推荐|政治学人春节特辑

2018-02-18 政治学人 政治学人
点击上方“政治学人” 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


“政治学人春节特辑”是由“政治学人”编辑部精选的优秀论文推介系列,共分为政治科学、比较政治、政治哲学、国家治理、基层治理五大主题,分五期依次推出。每期根据中国知网被引量和下载量,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情况选出六篇相关主题的文章,以飨读者。本期为系列推送第一期,主题为政治科学。



1

赵卫涛  张树华丨西方民主测量的理论局限与政治反思

作者信息:赵卫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

原文出处:《政治学研究》 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7年第1期。

文章摘要:二战结束后,伴随着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民主化成为西方政治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战后西方学界兴起的行为主义革命相同步,关于民主测量与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也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囿于行为主义本身的理论缺陷与西方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西方在民主测量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方面虽取得一些成果,但却掩盖不了其打着科学的幌子垄断国际民主话语权乃至对外输出民主的本质。无论是从概念、方法论等理论角度,还是从冷战结束后国际民主化的实践角度来看,当今西方民主测量都面临难以克服的理论迷思和现实困境。对此,我们不仅要认清西方民主测量的实质与目的,而且还应将国际局势变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相结合,积极推动国际民主议程的转向,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刘笑言  郝东明丨体制、文化、过程:当下中国政治生态现状的三维审视

2

作者信息:刘笑言,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讲师、副教授;郝东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战略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7年第1期。

文章摘要:政治生态主要由体制要素、文化要素和过程要素三部分构成,三者共同构成了政治生态的三维空间。从体制的维度看,尽管我国政治体制整体上处于良性状态,但仍然不能避免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惯性,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体制惰性,以及由于政治体制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体制运行动力的行政命令化导致的体制张力。从文化的维度看,当下中国官场政治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超前、滞后和断裂三个方面:即党政干部所拥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超前的,但部分党政干部的伦理观念和实际工作作风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意识形态的超前和行为方式的滞后共同导致党政干部群体在价值和实践上的断裂。从过程的维度看,我国政治过程生态的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公权力在资本市场的逐利现象,政府部门和官员在逐利过程中的悖德行为,及其在处理各类社会政治问题中的强制方式。当然,政治生态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谓的优势与不足都只是相对的概念,只要本着公平、正义、科学、民主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努力,政治生态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会由政治生态的失衡达至均衡、和谐。


3

张向东丨政治自觉与社会优化——对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框架分析

作者信息:张向东,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7年第2期。

文章摘要:现实研究与逻辑推演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以问题为导向,而问题则是客观的、历史性的,必须面对具体的现实起点。后者则可以从逻辑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发而不影响逻辑的严密性。我国现代化实践的起点,即权威主体的建构。只有权威性主体才能有效推动现代化进程,才能培育制度、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成长。历史证明这一进程绝对不能像逻辑推演一样进行倒推。在我国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高度的政治自觉是这一过程有效性的保证,目标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以此为分析框架可以对我国改革历史进程进行理论阐释,同时避免了“理性经济人”、“国家与社会”等理论预设造成逻辑体系对现实实践割裂的缺陷,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现实性,因此也具有可行性。



托尼·赛奇(著) 杨帆(译)丨习近平时代中国公民如何评价治理质量

4

作者信息:托尼·赛奇(Tony Saich),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艾什研究中心“民主治理与创新”项目主任,主要研究中国治理与政治。

原文出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7年第4期。

文章摘要:习近平已经强调提升治理质量和打击腐败的必要性。本文运用了一套独特的、包含了2003-2014年的调研数据来评估中国公民如何感知地方官员的绩效。研究结果证实了当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更加紧密时,中国公民对国家的满意度“分化”的倾向将会缓解。官员在和公民交往的过程中被认为变得更加有胜任力和友善。公民对于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得到较好供给的公共物品的满意度趋高,也更为关注改革对家庭带来的挑战。 


5

杨雪冬  王向民  罗兴佐  陈尧  池建东  耿曙  陈玮 丨中国政治研究:田野经验与理论范式(笔谈)

作者信息:杨雪冬,中央编译局研究员;王向民,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罗兴佐,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尧,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池建东,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耿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陈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原文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7年第5期。

文章摘要: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可通过田野调查、理论生产和实践参与三种基本方式实现,与这三种方式对应的是政治运行中的生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田野研究不仅成为“理解中国政治”和推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本土化的重要途径,而且与实证田野并行的理论田野的新视角或新发现,也标示着中国政治研究方法论上的自觉及转型。以中国经验本身为对象的研究,不仅需要有中国本位的问题意识,还需要在扎根田野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经验,并通过经验、理论、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丰富和完善。立足于中国经验和中国政治发展可以发现,国内外常用的中国政治分析范式,例如“威权主义”、“发展型国家”,并不具有全然的解释力,仍然需要构建更符合中国经验和实践的理论范式。



肖唐镖  易申波丨当代我国大陆公民政治参与的变迁与类型学特点——基于2002与2011年两波全国抽样调查分析

6

作者信息:肖唐镖,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易申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7年第2期。

文章摘要:在我国,竞争性普选的缺失使得代议式的间接参与面临困境,催生出民众更强的直接参与动力。我国公民在参与地方选举之外,有接触、沟通与抗争等行为选择,不同的参与类型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特点,即:在投票与选举之外,接触型行为水平较高,但沟通型和抗争型行为水平仍较低;不过,在近十年间,除沟通型参与大体保持稳定外,其他类型参与行为却有明显的变化,接触型和抗争型行为的参与者比例增长了一成以上。相对于其他国家与地区,当下我国大陆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在结构更为复杂,尽管也存在明显的累积性结构,但在抗争活动与沟通活动之间却是一种平行式关系。人们更习惯于直接或间接地“找领导”,而疏于“找人大代表”,其参与行为具有依附主义的特点,乃是“以权力为中心”而非基于公民权利的参与,这显示了社会政治生活的人格化特征。抗争型参与的显著上升,也反映了现行参与体制和机制存在缺失。对我国社会政治体系的稳定运转,这无疑是重大的挑战。



本期编辑:路旖帆

本期审核:小庭白月

政治学人

投稿邮箱:zhengzhixueren@sina.com

团队微信ID:zzxrbjtd

从这里开始,理解政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